1.致敏作用: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過敏性皮炎、色斑、壞死,吸入高濃度甲醛時可誘發支氣管哮喘。2.刺激作用:家里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對皮膚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漿毒物質,能與蛋白質結合、高濃度吸入時出現呼吸道嚴重的刺激和水腫、眼刺激、頭痛。3.致突變作用:高濃度家里甲醛還是一種基因毒性物質。實驗動物在實驗室高濃度吸入的情況下,可引起鼻咽腫瘤。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將甲醛放在一類致癌物列表中。研究動物發現,大鼠暴露于每立方米15μg家里甲醛的環境中11個月,可致鼻癌。美囯囯家癌癥研究所2009年5月12日公布的一項Z新研究成果顯示,頻繁接觸家里甲醛的人死于血癌、淋巴癌等癌癥的幾率比接觸甲醛機會較少的人高很多。2010年又發現甲醛能引起哺乳動物細胞核的基因突變、染色體損傷。甲醛與其他多環芳烴有聯合作用,如與苯并芘的聯合作用會使毒性增強。
a、家里甲醛的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對皮膚黏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漿毒物質,能與蛋白質結合、高濃度吸入時出現呼吸道嚴重的刺激和水腫、眼刺激、頭痛。b、致敏作用: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過敏性皮炎、色斑、壞死,吸入高濃度家里甲醛時可誘發支氣管哮喘。c、致突變作用:高濃度甲醛還是一種基因毒性物質。實驗動物在實驗室高濃度吸入的情況下,可引起鼻咽腫瘤。d、突出表現:頭痛、頭暈、乏力、惡心、嘔吐、胸悶、眼痛、嗓子痛、胃納差、心悸、失眠、體重減輕、記憶力減退以及植物神經紊亂等;孕婦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長期吸入可導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人的一生有90%的時間是在室內環境中度過,甲醛是典型的室內污染物,而且被世衛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 (IARC) 分為一級致癌物 [2] ,充分證明甲醛會引發鼻咽癌、鼻竇癌、肺癌及血癌。美國的研究表明,在室內所有污染中,甲醛所造成的疾病負擔排在第四,而根據國內的相關研究,在室內常見的揮發性有機物 (VOC) 中,家里甲醛高居榜首。家里甲醛危害這么大,那么其來源到底是什么呢?我曾詢問過身邊親友對此的認識,得到的回復多是裝修來源的油漆、家具上的噴漆等等,而回答木質家具、地板的人不多。而實際上室內甲醛來源很多,建材家具散發,油漆涂層,化學清潔劑,室外甲醛,烹飪,甚至于人類自身都會產生甲醛。我國目前是甲醛的很大生產國和消費國,產量占到世界總量的34%
使用活性炭:不可否認活性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削減空氣中甲醛濃度數值,但這種方式確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活性炭吸收能力有限,再次活性炭吸附具有時效性,通常情況下,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達到使用的極限。此時,需要丟掉使用過后的活性炭并更換一批新鮮的產品進行吸附。開窗通風:開窗通風可以說是比較直接簡單的方式,通過開窗通風可以加快室內空氣的更換,及時有效的將有害健康的家里甲醛排放到戶外廣闊的天地中。但是這種方式需要長時間的堅持,畢竟家里甲醛氣體完全釋放完畢需要三到十五年的時間之久。但是這么長時間空置著房屋又存在經濟、現實方面的考量,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