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能夠除室內專業去甲醛。臭氧具有強氧化性,能夠將室內專業去甲醛分解成為二氧化碳、氧氣和水;而且臭氧在常溫下30-40分鐘左右就可以還原成氧氣,不會產生二次污染。但是只有高溶度的臭氧才能有效的去除甲醛,而高濃度的臭氧對人體的健康損害比較大,因此在使用臭氧除甲醛時,室內是不宜留人的,臭氧工作結束之后,要確保臭氧完全還原后才可以進入,否則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室內甲醛釋放期限比較長,臭氧也不能一次性將甲醛除去,如果室內長期處于高溶度臭氧的環境中,會使得金屬氧化生銹、植物枯萎、墻面發黃等等。而且市場上有的臭氧機不僅產生臭氧的純度不純,還會伴隨著氮化物等,比如說氮氧化物,它不僅是致癌物質,還會和臭氧反應,導致室內除甲醛效果不理想。
長期暴露于室內專業去甲醛可降低機體的呼吸功能、神經系統的信息整合功能和影響機體的免疫應答,對心血管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腎也具有毒性作用。全身癥狀包括頭痛、乏力、食欲缺乏、心悸、失眠、體重減輕及自主神經紊亂等。室內專業去甲醛的動物實驗也證實上述相關系統的病理改變。
當室內專業去甲醛在空氣中的濃度超過0.1ppm時,有些人可能會有諸如流淚;眼、鼻、喉有燒灼感;咳嗽;氣喘;惡心;皮膚腐蝕等不良反應。有些人對甲醛非常敏感,但在相同程度的接觸時另一些人也可能毫無反應。雖然接觸室內專業去甲醛的短期健康影響眾所周知,人們對接觸它的長期健康影響知之甚少。在1980年,實驗室研究表明接觸甲醛會使老鼠患上鼻癌。這個發現引出了接觸甲醛是否也會對人類致癌的問題。1987年,EPA將甲醛分類為在高濃度和長期接觸條件下的可能致癌物。從那時候開始,有些對人的研究表明接觸甲醛和某些種類的癌癥有關系。IARC將甲醛分類為人類致癌物。2011年,國家毒理學計劃——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一個跨部門的項目,在它的《第12次致癌物報告》中將甲醛劃分為一種已知人類致癌物。
室內專業去甲醛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不同分子結構的物質對電磁輻射的選擇性吸收而建立的一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居室、紡織品、食品中甲醛檢測Z常規的一種方法。涉及到的有乙酰丙酮法、酚試劑法、AHMT法、品紅一亞硫酸、變色酸法、間苯三酚法、催化光度法等,室內專業去甲醛的每種檢測方法所偏重的應用領域不同,并各有其優點和一定的局限性。
根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1997年的報告,正常情況下甲醛在室內和戶外環境的空氣中都微量存在,含量通常低于0.03ppm(就是每100萬份空氣中的甲醛含量低于0.03份)。含有甲醛的材料會將甲醛氣體或蒸汽釋放進空氣。汽車尾氣排放是空氣中的甲醛的來源之一。在上世紀70年代,脲醛樹脂泡沫隔熱材料(UFFI)廣泛應用于家居當中。但是現在已經少有房屋使用UFFI來隔熱了。多年前已經使用UFFI的房屋現在也不會有高甲醛含量。沖壓木材中含有的甲醛樹脂經常是家居環境中室內專業去甲醛的主要來源。其他的室內潛在室內專業去甲醛來源包括吸煙和使用不通風的燃燒設備,例如煤氣灶,燒柴火的爐子和煤油取暖器。工業中生產甲醛或含有甲醛的產品的工人、實驗室技術員、某些醫療工作人員和停尸間工作人員可能會接觸比一般公眾更高濃度的甲醛環境。接觸主要發生在吸入空氣中的甲醛氣體或蒸汽,或通過皮膚接觸吸收含甲醛的液體。